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左眼右眼.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左眼右眼. Show all posts

Monday, December 26, 2022

2022年看的小品

2022年断断续续看完的小品有:

1. 人情味

味觉有唤起记忆的力量,独特的滋味和记忆里的情景融合,会带来奇迹。非常想念但可能再也无法体验,这种不安会让人变得脆弱。然而,我们仍一点一滴累积着未来会想念不已的记忆。《今天可能有点辣, 2022》

这部饮食剧有淡淡的温暖,淡淡的甘苦,没有过重的调味,清香而醇厚,让人有看 “是枝裕和” 时会有的疗愈感。

准备的不是华丽完美的料理,而是做给家人吃,不需要精美瓷叉、也不需要摆盘修饰的家常菜。仿佛比起菜色本身,和家人一起回忆和写下记忆才是更重要的本质。

太喜欢剧里出现很细微的日常情节。像是在厨房做菜时,常常发生东西突然消失,一会儿不需要时又马上出现的奇迹。像是因为经常做饭,刀工变得快速。或是碰到热情的超市老板,选购食材时出现意见不同的情况,还得努力与他解释想做什么菜。接着是今天要吃什么菜还得考虑一下冰箱里有用不完又不想浪费扔掉的食材。

特别有人情味。

而有个人因为你的喜好和味觉,不断调整食物的烹调和味道,这便是人情味了。你说呢?


2. 电影和跑步 - 生活缺一不可

我好期待看见那双球鞋磨损的样子,听说看鞋子磨损的状况,可以知道一个人的职业。每个人的步伐都带有他们的情绪和能量。
《Run On,2020》

一个不看爱电影的国家田径队选手和一个对跑步一窍不通的外语片翻译员,这两条截然不同的线的交叉点,其实很曲折绕圈子。很喜欢两人直接而认真的聊天,只要坐下来,就充满这部剧私有的精彩对话,像是:

  • 田径选手:短跑只要十秒就能分出胜负。可是,我们真的有必要为了那十秒拼命吗?
  • 译员:我有种变成富翁的感觉。在我彻底了解一部电影之后,再告诉全世界的那种心情,就像手里握着很多东西一样,感觉自己很富有。
  • 田径选手:我第一个目标,就是嬴过跑在前面的选手,之后下一个选手就成为我的目标,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前面已经没有人了。
  • 译员:我以为成为翻译员以后,可以尽情看喜欢的电影,同时又能赚钱。但当它真的变成我的职业后,我才了解到世上不是每一部电影都很有趣。
  • 译员:把跑步当成职业是什么感觉?田径选手:气喘吁吁的感觉。

不管是什么,一旦变成职业这回事都不容易,所以一向喜欢带有职业术语的对白,不过欧美剧太过英雄主义,日剧又过于理想美化,中文剧一般都很表面,如此深入却带有日常意味的正合我意。

因为主角从事电影相关的工作,所以经典电影的植入变得很自然,从《ET》《教父》《毕业生》到独立电影,好像在看电影回顾一样。还有,这种聊天方式,是致敬《日落以前》吗?我有想把那些老电影都找来看一遍的冲动啊。

身边时有这样的人吧,犹如一部放映机,随时会把电影片段剪接播放。如果刚好处在相同频道,可能就是彼此最好的对话。

看韩剧总会想到的事 --- 如果能剪成8集就好了。

对于任时完在《未生》以后还能保留一张纯净的脸,实在是太好了。


3. 那个夏天以后,再也讨厌不起来了


每个人都有忘不了的一年,久久珍藏在心底,凭着那份记忆,可以撑过所有的日子。属于我们的那一年,还没有结束呢。
《那年,我们的夏天,2021》

一向不太看青春剧,不过这部是韩剧里少见的小清新,看了觉得韩剧真的好会拍呀。因拍摄纪录片把全校第一和倒数第一凑在一起也很有趣。没想到的是,进入社会的全校第一每天得努力业绩,个性散漫的最后第一则成为高收入的画家收获满满的名利。

看完都快一年了,如今我还记得第三集,仍抱着 “整部剧就剪成这一集吧” 这样的感觉。

第三集的访问里,倒数第一说,单是讨厌她的理由都可以列出十项:

1. 她是众所皆知的自私小气鬼
2. 她是情商太差的反社会人士
2. 她有令人疲惫多余的好胜心
3. 喜欢吵架又目中无人
4. 固执又自以为是
5. 一点都不懂得浪漫
6. 对她来说,比我更重要的事太多
7. 她会把我带到巅峰,然后把我推下去
8. 她会在很幸福的时候,以残忍的方式分手
9. 她在人生中,太早去除我这个人

而最讨厌的是,只有我知道她不为人知的一面,她只把善良美好的一面展现给我一人看。

当她躲在浴室哭得稀里哗啦,我突然想起《我的大叔》也曾经这样说:当你试着去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就再也讨厌不起来了。

可怕的是,我常有这样的经历。

美好的第三集,美好的夏天。


Thursday, October 28, 2021

亲爱的细胞们


理性细胞的心声:“随着闹钟的声音,我忙碌的一天开始了。早上的工作很多,包括叫醒洗漱细胞和时尚细胞,上班时间我还得负责转动磨盘,将生活里重要的瞬间保存也是我的责任。不是只有我那么累,世界上所有的理性细胞,应该都过着忙碌充实的每一天。” 

《柔美的细胞小将,2021》


今年的剧,我给了《柔美的细胞小将》。

看到金高银特别高兴。韩剧里,朋友们都喜欢甜美的孙艺珍和宋慧乔,而我偏爱金高银和孔孝真帅气中带着随性的气质。

看到细胞们也很高兴。主角柔美内心城堡里住着无数的细胞,包括理性、感性、时尚、贪吃、家务、恋爱、防卫、写作、拥有第六感应的细胞等等。细胞们每天进行着各种对话做选择。

而我最爱理性细胞了,它会发牢骚,会阻止感性细胞过于冲动,会冷静地分析状况,会拉着孩子气的贪吃细胞,还会安慰沮丧的大伙们。这个理性细胞其实很感性。

仿佛看见自己的细胞们正和平相处。

我曾经在2010年这样写吧,家族血液里或多或少都带点离乡背井的细胞。也曾和同事们抱怨,某些工作做到细胞不知死了多少。看见这个漫改,大有故友知音之感。

我大概和柔美有一样多的细胞小将,影响着生命里最重要的时刻、毫无预兆会低落得不想说话、偶尔却会情绪高昂、偶然勇敢偶尔退缩,也做傻事闹笑话,会旅行疲劳,也会突然喜欢或不喜欢某些事。

原来呵全是细胞惹的祸。


Sunday, March 4, 2018

偶尔也看电视剧

True Detective, 2014

《真探》看了兩遍,仍是心頭好。若不是Y的誠意推薦,只怕厌恶美劇故弄神秘的我會錯過。

非一般美劇,節奏緩慢卻不沉悶。喜歡兩人站在荒地眺望遠處的一幕,空寂的曠野,遠處是工業用煙囪,朦朧的高塔,迷濛的天色。

畫面呈灰黃色

一種無望、廢頹的意味

第一集的對話讓人驚喜,一向對馬修沒什麼感覺的我(即使是Dallas Buyers Club或後來的Interstellar),從此對他另眼相看。他低沉且厭世地說故事,長長的頭髮和一點都不酷的鬍子,讓我握緊拳頭大喊,快把那個乾淨憂鬱的Rust Cohle還給我。那時候的Rust Cohle不是這樣的,再厭世至少他會皺著眉頭說:I consider myself a realist, but in philosophical terms, I'm what's called a pessimist. Means, I'm bad at parties.

不擅長派對的我同感深受,所以第一集就陷入劇情廢頹的氣圍,久久不能脫離。

幸好到最後編輯總算把一半的Rust Cohle還給觀眾了。當他望著星空說:you're looking at it wrong......the sky thing, if you ask me, the light's winning.

心頭好。好多對白至今都記著呢。

Tuesday, February 13, 2018

偶尔也看电影

情人节,写一些小资文艺片。

On Body and Soul, 2017

相當另類的匈牙利愛情故事。
一個沒有手機的怪咖,住在很北歐很空蕩蕩的房子,是個有社交障礙的邊緣人,卻喜歡在夜里和胡椒瓶說話,個人覺得非常的王家衛。驚豔的是,她為了想了解愛情在唱片行里聽了一個晚上的情歌,最後選了英倫歌手Laura Marling What He Wrote。她在夜裡播,愣在那裡。是的,我們都有缺陷。謝謝你接受我的不完美。


Paterson, 2016

鯨向海在A夢這樣寫:你知道你終究是孤獨的,沒有人能夠真正陪伴你,你已經成為只為自己寫詩的人,自知那些詩的價值。這是部很溫暖很清新的小品。小巴司機習慣把日常都化為詩,其實他的詩寫得不太好,可是,為自己寫詩,自其樂本身就是價值。

Under the Skin, 2014

很久看了這部電影,早前與朋友偶然聊到了,兩人都異口同聲地說:一部很難忘記的片子。
電影對白很少,大多時候沒有一點聲音,冗長的鏡頭搖晃地播出一些蘇格蘭荒蕪的景。據說,很多人都看不到一半就離場,好評很冷。據說,部分場景是用隱藏攝像機一镜拍攝的,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也是電影的一部分。他们給Scarlett試了很多造型,直到街上沒人認出她才定的型。
蘇格蘭的冷,Scarlett的冷,Mica Levi配樂的冷,營造極其心寒的故事。確是部難忘的冷門片子。

A Ghost Story, 2017 

朋友說電影看得一片惆悵。我反而看得一片溫暖。這反差讓我開始覺得它比我想的有趣多了。
披著被子的鬼守著故居,守到陵遷谷變、石爛松枯,守到輪迴重新再來一遍,終於看見了字條上的留言,放下心願,憑空消失。
有人覺得字條上寫什麼不重要,我倒是非常在意,而且很感興趣M將書本掃在地上的那一幕。書本翻開的那一頁,可以很清晰地讀到「safe, safe, the treasure yours」幾個字。惜鏡如金的導演怎麼可能隨便給幾行字一個特寫呢?
網上查閱,原來是作家Virginia Woolf 非常經典的小說A Haunted House。小說用句顛覆傳統,相當玩味。故事大略說一對鬼夫婦回到故居,回想起他們共度的美好時光、相擁的夜晚、甦醒的早晨、夏天冬日,不禁感嘆寶藏還在手裡啊
頓時醒悟。 C該是寫下了「safe, safe, the treasure yours」塞在縫裡的吧。然後,她毅然放下新戀情離開故居。看到字條的M,我想是溫情滿滿的。只要曾經擁有,那些堅持、苦等,都值了。我真的傻傻這樣以為。

Sunday, November 5, 2017

降臨 : 乘時光機前來搭救大雄的章魚

< Arrival, 2016>

Arrival 是在飛行途中看的,看到一半就睡著了,醒來時已接近尾聲,正趕上語言學家以中文說電話(那中文讓人欲哭無淚)。迷迷糊糊中對這部電影的解讀(論文後極糟的後遺症)有:

1.大章魚不是外星人,而是未來惡劣環境裡生存下來的進化生物。

2.大章魚不來自外太空,而是未來投映在今日的影像通話,所以最後不是離開,而是憑空消失。通話目的就是給今日的人類送警示(壞境污染給未來世界的危害)和應變的禮物。那些煙霾看起來的確糟糕。

3. 大章魚吸盤撥出的黑墨符號,不就是水墨畫與書法的結合嗎?中國文化無處不在,如果有巨變而碰巧傳承下去的機會很大。不過從篆、隸、行、草、楷、繁體變成簡體這樣的字體演化來看,書體應該會逐漸潔簡才對。所以一個符號代表的絕不止一個字,可能更為複雜,是一段記錄。

4.語言學家不是有了預測未來的能力,而是在學習未來語言的過程,接收到了未來世界有關她的歷史影像記錄。語言學家自此應該會變成名人。

5. 關於為何是章魚不是其它物種我一點異議都沒有。曾看過章魚的報導,章魚有3個心臟之多,基因重排能力讓它可以跟著環境變色,聰明的它擁有超強的智力、意志力、記憶力。肢體靈活且速度快捷。據說澳大利亞的章魚在海洋缺乏食物時,能在陸地上敏捷尋食。簡單來說,章魚本身就是一個觀察、學習和應變能力一流的先進生物。如果說地球有天再經歷冰河期這樣的巨變而生存下來的章魚進化成高級生物也說不定啊。

6. 與人溝通真是這世上最難最偉大的

這樣想來恍然大悟,不就是從小讀到大,再熟悉不過的故事嘛 -- 那乘時光機前來輔助大雄的缺耳機械貓。

可惜的是電影要傳遞的訊息很多,只能成為以劇情為重的影片了。可幸的是,故事說得還算有趣。最好的部分就是,語言學家知道了將來的痛苦,她還會勇往直前嗎?正如我們這些不成材的大雄,明知會給未來環境照成無法彌補的傷害,我們就因而停止製造垃圾、減少危害、努力挽救了嗎?

瀨戶內海 : 無聊到某個程度,就成了一種境界

《 瀨戶內海,2016 》

那一年的電影節,與E約好要看《瀨戶內海》,自以為冷門電影沒有觀眾,想不到竟然連票都爭不到半張。我倆狠狠地說,該死,這島上定是太多日裔了。幾乎一半想看但找不到伴的冷門電影,都是與E一起看的。說是與我看電影,總會看到平日不看的題材。生活裡有很多怪咖,我大概就是其中之一。

而瀨戶和內海是絕對。

在內海眼中,瀨戶是個不靠譜說話不著邊際非洲貓頭鷹似的傢伙。而在瀨戶眼裡,內海是個為了看起來聰明總說著讓人不明白詞語的悶騷型。無法與他人好好相處的兩人,下課後就坐在梯階上閒聊,隨意卻認真、胡扯卻細膩。

無聊到某個程度,我覺得它成了一種境界。

兩人在梯階上,別轉著臉,不發一言喝著各自的熱茶,然後風吹著樹梢,音樂響起,鏡頭漸遠,卻讓人覺得那是彼此間最好的默契。

張愛玲曾說,一個知己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一部分。

感謝身邊總有一兩個朋友,不嫌棄對方有多怪異仍期待偶爾的一期一會,聊聊別人不懂的話,看看別人不看的電影,說說經歷過的倒霉醜事。不論對方有多難理解和相處,總能在互相嘲笑彼此的短處之際,看見對方優美的一面。

Monday, May 15, 2017

四重奏 - 尽管不滿座也要奏下去

四重奏,2017

看《四重奏》的原因很簡單,四位我很喜愛的個性演員,不知怎的被奏在一起。迟迟不看的原因也簡單,原以為它是一部灰得沉重的劇。

一看卻馬上有種預感這會是近年來我最喜歡的日劇。不討好不遷就,不急不徐,劇情對白點到為止,卻處處到位。這是一部得慢慢聽,細細看的日劇。

一面看一面笑一面羨慕有這樣一群那麼不一樣卻合拍的朋友。比起藍天,更喜歡滿是雲的天空的朋友。可以把檸檬和香芹都當成大話題的朋友。比起表面嘻哈,更喜歡深入聊天的朋友。

喜歡的是, 最終四人還是回到不滿座的原點,如果有人因此而名成立就什麼的,反而就俗了。

李榮浩有一首歌這麼唱,一生未必會滿座,連帶愛人親友你我都包括。寫得真好。

又有誰的日子真的滿座了呢? 不滿座又怎樣呢?劇終小雀總結性地說:聽得懂的人還是會懂,只要懂的人聽懂了,不就好了嗎?

正是。我也這般想。

《四重奏》那種灰,三十歲以後看來,是一種詼諧,多加幾分溫暖。

Friday, February 17, 2017

回味

《 小森食光,2015 》

最近看的電影,大多和吃有關。淡淡小品如《麵包和湯和貓咪好天氣》,比較煽情的有《天皇の料理番》,輕鬆小品有《約飯》《小小食雜鋪》。

當然少不了《小森食光》。喜歡這部小品倒不是因為它的美食,短短兩集的電影當然缺乏漫畫的伸縮空間,可喜的是它回味依然無窮。

曾經有個朋友告訴我,日本和芬蘭在某方面其實是很相似。我不信。以為朋友因思鄉於是在異國環境裡挑一些可以和家鄉扯上關係的事。直到看了《小森食光》。 N年前在芬蘭生活的點滴,突然都“咻咻咻”回來了,歷歷在目。

比如说夏天的市子摘下胡頹子做成果醬;我們在夏天的尾巴邊散步邊收集藍莓,為了保留果鮮度而煮成微酸的果醬,再搭配谷糧麵包和綠茶。

或是市子和朋友悠太一起去養魚場打臨工,老闆請兩人享用鹽烤紅點鮭魚;而我難忘芬蘭朋友從湖里釣的魚獲,簡單鹽烤一下的美味。

秋天的市子會採五葉木通的果實與朋友們分享;而芬蘭人最愛走進森林彎身割下營養成分豐富的蘑菇,然後及時做成帶有樹林味道的蘑菇湯。

也像小森的冬天嚴寒,大雪紛飛,正是天然的冷凍庫,市子和鄰居們會把晾乾的白蘿蔔埋在雪地裡。芬蘭的冬也特別悠長寒冷,我們做了冰箱容量無法負擔的餃子,也會鋪上保鮮紙,就那樣攤放在陽台上裸凍著。

芬蘭這片“沒什麼”的國家,有我這輩子算是獨特的生活片段。大家隨著四季變化而作息,取材自土地森林湖泊。芬蘭因資源昂貴有限,大家不輕易浪費資源。沒有經常上館子的奢侈,不比家鄉的便捷,有時還得花很長時間處理食材和烹調,日常習慣甚至退化到較原始的方式。但是奇怪的是,那些還帶有大自然氣息的食物,醜醜地,也不華麗,卻擁有讓人回味的魔力。親力親為的實在感亦讓人意識到,生活和大自然有那麼地息息相關。

於是給朋友發個短訊 --- 日本和芬蘭在某方面果然很相似。


Wednesday, February 15, 2017

Same Same, but different 的人生

< A Street Cat Named Bob, 2016 >

情人節看一部淡淡的,但暖如三月已經來臨的電影,感覺美好。

看到James戒毒後朋友問他感覺如何而他說:「I feel good. The same, but totally different」,我就笑了。

想起在ABC山里徒步,問起明天的路程如何,明天吃什麼,路上的風景會怎樣,山导都會一臉認真的回答:「Same same, but different 」。後來仔細一想,看似不太邏輯性的一句話,卻埋伏著深厚的人生道理。

其實我早該懂了不是嗎?以前在芬蘭,一開始總覺得悶,後來卻漸漸懂得了它的低調它的冷酷。開始發覺相同的下雪天,相同的陽光景色,也可以擁有不一樣的天色,不一樣的溫度,不一樣的雪花,不一樣的心情。

想不開的時候,就連看出去的風景是灰的。有時,還得掏心掏肺地經歷、痛哭過、失去過、和某些人某些事插肩、或遇見BOB一般的自來貓。可是我相信,只要濾清那層灰,就可以發掘平凡日子的美。有天醒來,會意外地發現今天和昨天一樣,也不一樣。

原來,我們總得花點時間,才能有足夠的信仰,把日常修練成一種念念不忘。依稀記得我曾经這樣寫過,這些年丟失了這個信仰,幸好又突然記起来。



Tuesday, September 30, 2014

不朽的橘光


在流沙般迅速退色的記憶裏,Clem對Joel說:我想到解決方案了,你可以把我藏在我不存在的記憶那裏,就不會被電腦程式搜查到。結果Joel想了想回答:可是我記不起任何沒有你的記憶。

我沒有想到,Joel的記憶竟然比現實還要色彩。一抹橘色,是Clem帶來的。那外套、那頭髮,像冬日的太陽。

有點小高興,他倆沒有敗給時間。

隔了十年才看,電影還是很好看。所以好電影也是不朽的橘光吧。難得假日,得好好追一些電影才行,想看這幾部 ^^

 

Sunday, December 29, 2013

曾經想當那樣的人

 
繁瑣的工作做了一年,已經覺得煩躁。不敢訴苦,皆因這也不過是情緒問題。
陳老師在他的攝影分享會後對我說:生命其實很苦,我們得面對許多無可奈何的事,所以不必假裝很快樂。喜歡陳老師的攝影作品,他沒有假裝世界很美,它可以很平凡,很煩,也可以很醜。
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突然想起老師說的話。
一開始的另眼相看,不過是因爲電影選了冰島獨立樂團Of Monsters and Men的《DirtyPaws》,特有口音讓我特別想念荒涼的北歐。後來看看就覺得有點傷感。尤其當Walter在遙遠的北歐至電Cheryl,恍然大悟地說:原來我曾經想當那樣的人。他在荒涼的氣候,終于有荒涼的空間,想起荒涼掉的自己。
喜劇片有時像巧克力吧。有些帶來歡樂,有些甜到最後,有些吃多了很膩。我們都有意無意給生活找點甜頭,在電影院裏大大聲地笑,僞裝生活的樂趣。也許,到了最甜時還帶有苦澀之味的,才是可可成分高的優質巧克力。
這部大概是Ben目前最好的喜劇片了(它還算喜劇片嗎?)。而對Sean的印象,還停留在給女兒講晚安故事的《I am Sam》,從來都沒有想過他可以這麽帥氣。
而你還作白日夢嗎?
我,煩躁地活著的時候,偶爾,還是會。

Saturday, June 22, 2013

以前忘了告訴你

 
一個網友興起,選最棒愛情片,和很多人一樣,他選了《Once》。

我當然是《Before Sunset》。

《Once》不是不好,只是美聲美景下,它的好,屬於一種理所當然。《Before Sunset》那麽地平實無華,卻給人留下宛如日落時分淡淡的惆悵,至高的手法。

看《Before Sunset》,好像在公園裏,無意閒聽見一對故人的對話,正捕捉到了一些些什麽的時候,他們起身走掉了,你訥在那裏,一意未尽。然後,會想聼一首歌,張艾嘉的那首。

真是這樣的感覺。

9年不見,兩人小心矜持、有所顧慮起來。他問:妳專程來看我的?誰都聼得出聲音裏的期盼,可惜她淡淡地說:不,這是我最愛的書店。而她問:那年你赴約了嗎?他裝佯說沒有。可是說著說著就卸下了甲。她說:在你住的城市,我常常以爲我們會在巷口不小心遇見。而他說:我想我看見妳了,帶著一把傘,從對街走過。

是思念。 一生只愛一個人,一世只懷一種愁。以前忘了告訴你,現在想起來,最愛的是你。 刹那間,兩人都探測到自己在對方心裏的位置。

後來才知道的,這部電影,竟然只用了短短的15天。

p/s: 幾時有空不如一起去看再一個9年的JesseCeline怎样?

Friday, December 14, 2012

我們收藏了一所空房子


 


最近老看古怪的片子,其中一部韓劇叫《空房子》。
 
無業遊民泰名在別人房子上貼傳單,從中選擇屋主不在的空房子留宿。借宿期間,他會為屋主整理房子,維修壞掉的電器玩具,洗衣打掃做飯。他的自來,給屋子帶來很微妙但不被察覺的變化。有天他闖進少婦善華的房子,善華在家卻不理會,任由自來人在家中出入。

不知何故,竟想起毫無關聯的《紅玫瑰白玫瑰》。紅玫瑰一臉嬉笑地說:「我的心,是一所公寓房子。」

原來,我們的心都渴望一所房子。

風情萬千的她還說:「一個人學會了一樣本事,總捨不得放著不用。」

所以,每個人都為著學會的本事收集,炫耀,丟棄。

私闖民宅的泰名默默抗議著,藏而不惜,再豐富再奢華的收藏,結果也不過是一閒空房子。

難怪振保這樣說:「娶了紅玫瑰,紅就變成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的,就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振保雖然自私,卻比誰都看得透徹。

紅玫瑰的房子浪漫但虛幻,白玫瑰的房子嫻雅但壓抑。善華看似混合了兩者,比兩人還孤弱,但她究竟是新時代女性,少了社會包袱,多了份自主和堅毅。她靜靜地走出豪宅,隨泰名在城裏四處流浪。

回到空房子的時候,房子雖然還是空的,但伴著泰名的精神,她卻已經不是從前的她了。我是這樣想的。

Tuesday, December 11, 2012

猜火车



清楚記得那年上山,路途遙遙,我和朋友們玩起“猜車子”的遊戲,猜测來路車子的顔色、數量、車款等。山路蜿蜒曲折,前面的路況往往都是隱蔽的。那個無聊的白癡遊戲,玩起來竟然趣味橫生。
年少無聊。百般地無聊。
看《猜火車》,第一時間想起的便是當年無聊頂透、自以爲叛逆才是精髓、年輕跋扈的我們。當然猜火車的爱丁堡青年要頽廢放蕩許多,他們兇酒吸毒打架犯法。
這是Ewan的成名電影。他在開場和結尾的獨白真赤裸:人們選汽車、電視機、洗衣機、行李、保單、工作。爲何大家都在選擇?我選擇其它(海洛因)。理由?不需要任何理由。可是,日子再荒唐頽廢,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汽車電視洗衣機。
是一種妥協嗎?仰或,換換電腦手機髮型,那至少是我們追得上的變數?世界在變,音樂在變,人在變,諷刺的是毒品也在變。我們害怕孤獨,害怕被淘汰排擠,所以不停地選擇和更換。
據説,當年這部電影引起很大爭議。我覺得有趣的是,美國參議員狠指該片慫恿青少年濫用毒品(可是他從未看過這部電影)。加拿大警方卻把它列爲反毒教材,還分發免費戲票給青少年。
我選擇看這部老電影。熟悉的配樂貼切,鏡頭有種陳舊的美。對白在我看來,是相當黑色幽默的。甚至那張電影海報,看起來也是很詼諧的。

Monday, December 10, 2012

青春,那首隧道的歌

 
在長長的劇目裏,我選了《壁花少年》。年終不乏好電影,但這片名吸引我。
Wallflower,形容害羞、敏感、孤僻的一群。
甚至,它讓我記起幾米的小品。被罰站的小孩在一旁墙角低語,親愛的老師,你永遠不會知道,課室牆角有個小洞,風會吹、雨會飄、蝴蝶在飛舞、流星划過夜空,但是我永遠不會讓你知道。那種酸溜溜的調子,讓我微笑。
我想,壁花少年心裏總有片私藏风景不想與人分享。
電影取自同名小説,由作者親自編導。我對勇於拍電影的小説家很是敬佩。雖説作者最了解前因後果,但「文字」和「影像」的呈現畢竟有形態上的差異。文字是一种细腻的结合,影像则是动态的定格和组合。至少,2011年的《Sleeping Beauty睡美人》就沒能像寫一樣説服大衆。
故事定格于90年代的七字輩,會用打字機,會無聊地給筆友寫信,會用卡帶錄製自選曲的一代(是我们没错)。片中少年查理是朵壁花。明明有答案,在課室裏卻從不舉手回答。情願在牆角當個看衆生相的旁觀者,卻又不甘心于寂寞。明明很討厭高調,卻又渴望別人的關懷。越不愛說話,越有很多故事想要分享。同学形容他:你看到了,但你不会说,你是朵透明的壁花。
其实导演想说的是,壁花少年不一定孤独,碰上志同道合的朋友,就有最深厚的感情。查理第一次遇见sampatrick时,sam问他:你最喜欢什么音乐?查理说The Smith。从此他们形影不离。青少年的友情多单纯多直接啊!有个朋友对我说:不知毕业後還有沒有機會大談聼歌的樂趣,還有一本本的小説散文。这些友情不一定长久,但等到老糜,我们一定庆幸一路上总算遇见看同道風景的朋友。
看似一部青春小品,結局卻真正讓我意外。查理成爲壁花的因由,絕不是青春期的煩惱那麽簡單,也不是“牆角有美麗的私藏風景”那麽浪漫的事。精神極不穩定的他,經歷了很多。我們常說“我懂我懂”。可是別人的痛苦我們真的就懂了嗎?私藏风景不是自得其樂,而是沒經歷過的人無法了解,只得深藏。
有人问导演,查理後來怎么了? 导演微笑说,他就站在这里,看自己的小说变成电影,有个來自Jersey的太太和刚滿七个月的小孩。查理过的很好。
我後來才醒悟,我也是個查理。現在的我,來自過去的種種。不管經歷什麽,總有一天,我們都會穿過那陰暗卻燈火鬼魅的隧道,和一群朋友,涼風徐徐,有一首难以忘怀的歌正播放着。然后我们来到了出口,那里有通往各处的路牌指示,未來,未來竟有無限的可能。
看完电影,我的车子走入灿烂的夜色,突然好想坐在后車廂高喊:we are infinite。當然,雙手要張開那麽大、那麽大。

Saturday, December 8, 2012

以象之名


看《大象》是因爲葛亮。他說:Van Sant讓你想到了一種獨立的生活,真實而消沉,呈現靡遺。(不知道Van Sant?他拍了Good Will Hunting
已經是2003年的舊電影了,幸好還找得到。有如Big Fish借用大魚增添色彩,少年派以老虎淡聊人性裡的獸,這部電影以大象為名。但,為什麼是大象呢?
電影概念啓發於Alan Clarke的短片。當中有“盲人摸象”的暗喻,每個人只抓了一角,誰也不知事情的全部。除此也藉用了“elephant in the room”之說。問題是一頭巨大的象,雖然無法忽視它的存在,但大家都默契地不談論、不重視、不解決。這樣的棄之不理,總有一天演變成一隻被激怒的大象,殘局無法收拾。
校園暴力、毒品汎濫、不被認同的同性戀、網頁不法交易、校園屠殺,是這部電影龐然的象。
好像駱以軍形容的那樣,一件悲劇是那样封閉无法释放,日後反復播放的是一些過於明亮的光照。回憶起來,當事人往往都表示,當天天氣晴朗,藍天白雲,風和日麗。導演為了徹底地表現這種如常,全片用了素人。再以紀錄片拍攝手法,大量的長鏡頭,實在地從每個師生身上剪接、拼湊出當天的大象。
結果,前半段的調子,平凡而明亮。明亮到幾乎讓人睡著。
但是,敏感的還是會看出蛛絲馬跡吧?許多重復、強調、顛覆的情節,已經醖釀風暴來臨的預感,讓人忐忑地想“這樣溫柔寧靜像話麽”。於是,當John看見軍裝打扮的AlexEric走進校園時,你會隱隱覺得不安。當Michelle被猛地一聲巨響(後來證實是搶聲,可是卻被關門聲巧妙地掩飾掉)嚇一跳時,你還以爲大象蘇醒了。隱約聽見澎湃的音符,你會懷疑那是不是熟悉的貝多芬。或者是鋼琴後一幅大象的素描,你會想那是不是個啓動按鈕。
大象果然蘇醒了,好像玩尋寳遊戲一般,東拼西湊地蘇醒了。真正的大師!明明就是大師設下的局,我們還為自己的“小聰明”暗自竊喜呢。

Sunday, April 22, 2012

家的語言



芬蘭朋友很好奇方言這事,不相信方言和中文可以有很大差距。於是,我們用各種方言說“今天天很灰”示範給他聽。說著說著,話題就圍繞在家鄉上。芬蘭朋友說,原來,方言就是家的語言啊。

家的語言,何止在說呢?

早前看《橫山家之味》,片中老二回老家的時候,大聲說konichiwa(大家好),媽媽馬上修正他說tadaima(我回來了)。那一幕雖然不經意,卻藏了最深的感情。因為,只有家裏有人等著,才能說和okaeri(歡迎回家)搭配成一對的tadaima。日子再沉悶,工作再繁重,人際關係再复雜,生活再不順利,只要有說tadaima的時候,你就不是孤單地活在世上。

Tadaima,是家的語言。

與橫山家一樣,我家也有個會滋滋作響的廚房,那是熱鍋炒菜水沸騰,做飯的聲音。雖然有時討厭做家務,但偶爾還是會在廚房裡幫些小忙,摘菜洗米,特別是過年過節的時候。做飯的聲音,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滲透力,能讓廚房成爲心平氣和地聊天,這樣的一個私有空間。

飯桌上總帶有一種超平凡,嘮叨,溫暖的家常味。口傳的家鄉菜,媽媽發明的外面絕對吃不到的菜式,因家人健康而調適的獨特口味。這些在飯桌上攤開來的,也是家的語言。

我家也有個怪習慣性子固執的爸爸,總是裝一副冷漠的樣子,你找他聊天他總是說:沒空,沒什麼好說。可是興致好時他會說得停不下來。我家也有可以吵嘴的兄弟姐妹,總說對方太煩太吵,可是大家一回家,平日的冷清一下子換成了張羅食材,從早吃到晚,和永遠洗不完的碟子。

在家人面前不能提的事,無法啓齒的事,隨口說出的約定,不用多解釋就懂的事,這些,都是家的語言。

兩年沒回家的我,有著差異文化的我,卻在《橫山家之味》看到了我的家。因爲,家的語言,發音有別,某些形態卻是一樣的,無邊界之分。

論文初稿順利通過,接下來要進行修改,我很快很快就要回家說家的語言了。


Sunday, March 18, 2012

賠不起的失去

 

儘管如此 也要活下去  それでも、生きてゆく (2011)
 

《儘管如此,也要活下去》不是一部青春愛情片,而是妹妹7嵗時被好朋友殺害,哥哥一直自責的故事。之後大家很努力去忘記,妹妹的容顔漸漸模糊,最後再也想不起來。可是有天,哥哥發現父親柜子裏藏著15年來偷偷給死去的妹妹買的鞋子。他突然記起了妹妹的樣子,聲音,笑容,和妹妹一起生活的片段。

鞋子從小號到大碼,一共15雙。那孩子雖然沒有成年機會,但在家人心裏,她依然一天一天地長大。

不知何故,那一幕,看了很難過。

和主題曲一樣,全片彌漫著一種很慢,很淡,很平靜的調子。這部收視率不高的片子,我把它例為年度最棒的日劇。從罪犯心理,家屬到鄰居的描寫,輕淡,深刻,卻不沉悶。而且我越來越喜歡瑛太了,從《Last Friend》的軟弱,《Lucky 7》的不甘示弱,到《儘管》裏穿一雙怪襪子的隱蔽青年。怪異青年的角色,瑛太越見駕熟就輕。

最近在湖邊散步的時候,耳邊會響起小田和正溫柔的聲音,因爲這裡的湖和片子裏的湖非常相像。碧綠,小巧,樸素,一種隱世山中的感覺。然後,記起了他說的一句話,儘管日子沒有變得更好,還是要活下去,每天從朝陽中醒來,感覺很棒。

我們早該知道,有些失去,不管怎麽努力都賠不起,而那些還沒失去的,要珍惜。

Thursday, March 8, 2012

卡在陌生年代的仁,和我


長長的秋季劇目裏,除了《南極大陸》,《仁醫2》的出現最讓人期待。當年《仁醫》借一個老套的漫畫故事,在不被看好之下,以縝密的歷史考察,描述了日本動蕩的江戶年代。我很想知道那個回到過去的外科醫生,南方仁,到底怎麽了。

因爲,已經很久沒有一部劇,看了有一種挂念的心情。忍不住看下去,又捨不得看完。明明不是好結局,卻覺得那是最好的安排。

也許,仁卡在陌生的江戶年代已經兩年了,和我來到芬蘭的時長相似,因而有種‘同是淪落人’的親切感。兩年,足以讓一切變成習慣,讓陌生人變成朋友,讓一條路變得熟悉,讓異鄉的日落變得美麗,但還不足以產生一種特別真實的日常感覺。也就是會有‘總有一天要回去’,這樣的想法。

也或許,我們偶爾有瞬間的茫然若失,因爲我們身邊也曾經有個穿越時空,生命裏很重要的一個人。但是,因爲歷史的修正力,沒有存在的記憶,只在某些事物上會隱約感覺惆悵,卻怎麽也不被想起。

卡在陌生年代的仁,什麽也沒能改變,那些他擔心曲折的歷史,其實已經發生。那麽,爲何把他送到遙遠的年代?去了,又爲何把他送回來?

我也曾有個朋友這樣問:離開了又回來,那爲何當初要離開?朋友不知道的是,離開后回來,和未曾離開是有差別的。以一種心態離開,以另一種心態回來。看似回到原點的仁,和我,經歷一些考驗,遇見某些人事,已經不一樣了吧。我這樣想。

《仁醫2》教我們的是,那些我們以爲理所當然的,都是歷史上許多人堅持不懈的成果,我們也有責任給將來留下更美好的事物(所以,土地開發事件,要不要多加考量?)過去無法更改,未來無法遙控,我們能做的,是在看不到未來的當下,努力做自己份内的事,認真地做,踏實地走,才能接近一個我們想要的明天。

Monday, February 13, 2012

不戀愛的理由




明知道應該把論文當成戀人看待,我卻還是追了一集又一集《不戀愛的理由》。就知道會變成這樣,日劇一看就停不下來。預告很簡單就把三個同屋女貼切地形容了一遍:一個總是滿不在乎,連自己藏了一顆心也沒看見。一個擁有滿室的心,卻不懂哪顆最珍貴。一個嚮往遙不可及的幸福,終究抓不住一顆心。三女最後找到容身之處,但和戀人無關。

以女性為主題的劇情,看起來像是赴了一場知心姐妹們的聚會,聊了一個晚上的話題,非常窩心。而且,每一集都有很精彩的問答題呢。

第1集.想談戀愛但卻沒法戀愛,這裡也有這樣的女性。
第2集.朋友之上,戀人未滿,既是戀情的起點也是終點,沒有波折起伏,也沒有幸福。
第3集.以爲沒有邂逅,可能只是還未察覺它已經降臨。
第4集.受傷的蘋果,爲了治愈傷口而聚集更多能量,反而會變得更甜。
第5集.當兩人錯失機緣的時候,最好回頭看看對方,趁一切還爲時不晚。
第6集.明明想要轉身離去,最終還是朝向了他。
第7集.若在愛情中走失,請看看愛情以外的事物。
第8集.有時也該遠離愛情,冷靜地重審再投入其中,不管是開始下一段,還是繼續這一段。
第9集.當你面臨抉擇時,請相信你的選擇將會成爲無可替代之物。
第10集.雖然戀愛總是事與願違,讓人受傷,但它讓你懂得和自己相處。

情人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