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來慚愧,在查爾斯大學上電影學,沒有底子的我,一下子要習慣電影業專用詞彙,真是自討苦吃。各類濾鏡,畫面比例,8/16/35/65mm膠卷,燈光架,18%的灰色。。。和數碼攝影的理論相似,但大部分還是有差異。畢竟,電影是底片和數碼的合成品。看來,等我稍微習慣那些詞彙,又到了離開的時候。
只好很阿Q地提醒自己,以看電影的心態上課吧,把過程當作一場快樂試驗也不錯。
說起試驗,捷克的試驗性戲劇比電影還吸引我。甚至,我非常懊悔爲何當初沒選戲劇係。懊悔歸懊悔,我還是非常感謝這座城市不時都會給我一些隱藏式驚喜。
捷克的試驗性戲劇是一個結合舞臺表演,幻燈片,攝影學和電影藝術的新媒體(new media)。當中劇院以Laterna Magika 和National Theatre最具代表性。表演則以Black Light,Polyekran,Kinoautomat 深獲好評。Laterna Magika創辦人是捷克知名戲劇大師Josef Svobada,早從1958年為布拉格寫下輝煌的60年代。爲何稱爲“試驗劇”我也不太清楚,也許在60年代屬非常特殊,有別于一般舞臺劇,想試探民衆的接受寬度吧。
到布拉格的朋友若有多餘預算,不妨到Laterna Magika看一場視覺享受的試驗性戲劇吧。票價240-680 CZK (10-30歐)。雖然老城街上都是較便宜的黑光劇院,但我還是推薦歷史悠久,擁有專業水準,經常製造驚喜的Laterna Magika或國家劇院。
打算在12月3日到Laterna Magika看一場1997年的《The Wonderful Circus》,是Josef Svoboda的名著,大師都逝世9年了,他的精神還遺留人世,真是一股讓人感動的力量。屆時再分享觀后感。
photo from google ~
Laterna Magika從 60年代(左)到21世紀(右)的多媒體舞臺劇
黑光劇(Black Light Theatre)以“眼睛在黑暗中只能看見有限的物體”的概念出發。它混合木偶和真實演員,加上善用布帘和燈光控制,用無限的想象力創造視覺上的比例錯覺和空間幻覺。眼睛看到的也許不是真的,看不到的卻不代表不存在。
立方體劇(Polyekran Theatre)以多達112個立方體湊成大銀幕,以燈光和鏡片製造光和影,每個小立方體都會前后移動播放影像,加上真實演員和銀幕主角的對戯,可以很詭異也可以很詩意。1959年由The Mirror of My Country和Look Into The Eyes開始,再次創下布拉格戲劇的另類精彩。今天身于數碼世界的你也許會說,那沒什麽了不起,但試著站在60年代的立場,那根本就是前衛藝術嘛。
互動劇(Kinoautomat Theatre)是最早期的互動多媒體劇,它擁有多種選擇,讓觀衆自行決定情節發展。故事會在關鍵部分停駐,讓觀衆以紅或綠色按鈕來做選擇,再以服從多數的方式決定劇情。和當今的電子書,數碼詩,電腦遊戲上“與觀衆互動”的概念相似。有人說,這類舞臺劇給觀衆造成假民主的錯覺。你在做選擇的當下已經掉進了製作的陷阱,不管哪種選擇,其實都會把故事進行到一個特定的結局。
Laterna Magika
Ostrovní 1
112 30 Praha 1
http://www.narodni-divadlo.cz/en/laterna-magi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