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贪婪耳朵.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贪婪耳朵. Show all posts

Monday, May 22, 2017

不怕遲到的人




喜歡楊乃文《推開世界的門》。 MV剪接的方式,在一首歌的時間,記錄藝術家對創作和理想的執著。不管是手工、花藝、服裝、繪畫、還是針織,他們看起來專著、認真、堅定。歌曲由楊乃文這個風格獨特的歌手缓缓唱來,特別有力量。


世界腳步再快,總有站在門外,不怕遲到的人。

Thursday, July 31, 2014

坐我的車,聼我聼的歌



今天我在小店裏一直播著《安和橋北》,一直播一直播,好像有種使命要推廣宋東野那樣播。
其實,完全不是那囘事,我只是純粹很喜歡宋東野。
記得買下《安和橋北》那時候,是工作最忙碌的時段,唱片的事惟有在路途上聼。那時我車裏幾乎天天都在播安和橋。朋友坐上我的車子都會皺起眉頭,怪我聼這麽“古怪”的調。我倒是不介意,朋友下了車,我還是天天在聼。我喜歡聼他唱“那些夏天就像你一樣回不來,我也不會再對誰滿懷期待。”
沉著、冷靜、還帶點溫暖的灰色。
我一時很訝異,不明白一個20來歲青年,怎麽會有一把走過風雨的聲音,從容地說起往事。
看過一篇訪問稿,才知道原來他真的有很多故事說。宋東野不喜歡被人說文藝,他寧願說自己矯情。“矯情勁兒一過,歌曲就完了。”他說戀愛是成長必經之路。就因爲愛了、散了,才明白很多事。他還說,遺憾是人生最美好的東西,最有它的價值和意思,最容易附帶著很多人的回憶。
我想,也許有故事的你,會比我更懂得宋東野。
找一天吧,你來坐我的車,聼我聼的歌。

Thursday, May 30, 2013

一个坚持小写c的歌手


看見久違十年的ciacia 再出專輯,第一反應居然是:有十年了嗎?(當然另外加上高興,即使那不过是一張收藏十年作品的專輯)。

像ciacia這樣的音樂人,很難去談時間這囘事。

這麽多年了,她那一點點調皮、一點點倔强、一點點少女情懷,特有的口音還是輕易让人聼出來了。

以前不懂原来音乐可以分很多种,還以爲短发清爽利落的ciacia 只是比較特别。現在聼起來,她的音乐仍是趣味十足,這些年來,自我風格依然強烈。後來很多人都說,其實ciacia是很独立音乐的。ciacia自己不說。什麽獨立不獨立,另類不另類,她根本就不在乎。也許音乐不一定要分得很清楚,跟随自己喜欢的方式,便是一种獨立精神。

张懸曾經很惋惜地說,像ciacia這樣的音樂人,怎麽紅不起來。也不是的。這麽多年來,不知多少人還記得她的聲音,默默注視著她的動向,期待她下一張專輯。

只是,我們都沒發現,這一等,已是一個十年。

一个坚持小写c的歌手
ciacia 何欣穗 / She & Me

Sunday, November 4, 2012

好多時候

好多时候,都在等这样的声音。

Sunday, April 8, 2012

雖然很孤獨,卻充滿力量



第一次聼鄭宜農,是電影《夏天的尾巴》,她演了,寫了,唱了,兼劇本創作。忘了誰說的,現在的藝人得全方面發展,唱得佳來演則優,再主持寫點專欄什麽的,一點也不容易。感覺上,鄭宜農的多才多藝卻不是精心打造的,它來得很自然很渾然天成。然而,那部電影雖然清新,卻像很多小品,看了沒人提起,也就忘了。故事,想起來也沒有到讓大家記住的程度。那時的我想必很怪吧,總是希望可以接觸一些感覺上不一樣的東西。

多年后聽到宜農的海王星,我正在孤獨地,仿佛永遠也寫不完的模樣,努力地寫著畢業論文。小房子很安靜,雪還是偶爾會下,更多時候陽光淡淡的,聼她唱什麼都有其實什麼都沒有,突然就有感覺了。我想,很多時候音樂就是這樣,剛好符合當時的心境,突然就對上了味。雖然,我們目前還無法確定它會不會永遠對味。我現在正好處於一種海王星的位置,雖然離太陽最遠,很孤獨,卻必須充滿力量。


Monday, March 12, 2012

樂享其成

不能不感謝大家對互聯網的善用。比如説 Lykke Li 在6日傍晚 tweet 了一下她和 Deportees 的合唱,第二天 youtube 就出現了粉絲上轉的版本。總之我樂享其成。

當初聼 Lykke Li 還真有點不習慣,誰知後來會想念她獨特唱腔哪。這首曲子的鼓聲很世界音樂吧?

Friday, February 3, 2012

只能聼了

看來今年游英倫的計劃多半不成行,只能在歌聲裏聼聼英倫的鼻息了。

Emily &The Woods 2011年的專輯,偷了大家的心。

別問我爲何聼2011年的Laura Marling,就是喜歡。

雖然2011年的Florence + Machine對我來説太電音了,但不騙你,我覺得她的聲音一直很迷人。

Wednesday, January 18, 2012

Homesick

最近都在聼這些,OMG 可不可以別那麽迷人,我負苛不了。
有沒有那麼一個地方,是一定要去的啊?
當然有,比如我的家鄉。
想念家鄉的稻穗,陽光,藍天,還有自由的風。
Homesick,絕不是在佳節發作那麽簡單。



Saturday, December 17, 2011

有關林小寳

期待林小寳2011年的新碟《細水長流》。

這其實很不可思議,因爲我極少聼廣東歌,也不算喜愛的流行樂,再加上只是翻唱。這不可思議,得從《一期一會》說起。當年留意這部舞臺劇,想支持勇敢涉入這領域的林一峰,我卻因此而愛上另一把聲音,林小寳。

我們都知道演舞臺劇並不容易,唱音樂劇更是難上加難,沒有辦法重來,沒有後期修改,沒有MTV式的剪接,再多宣傳也不管用,站到舞臺上得看臨場表現。在商業化的香港辦舞臺劇是昂貴的,資金有限,一切都得濃縮地進行,舞臺當然是簡陋的。小寳說,有時只有三天的時間練歌,要留意排位流程,要緊記對白,還得掌握歌曲旋律音準,當中的壓力非比尋常,當中的快樂也非比尋常。她很享受練習的過程,因爲,你總能學到些什麽。

可見在多種有限之中,演技和歌藝要有高強的辨識度,談何容易。林小寳做到了,在星光熠熠的《一期一會》,她以平凡的名字,以不算出衆的外貌,以樸實渾厚的聲音,吸引完全不熟悉舞臺劇的我。當時第一個念頭是:驚艷。後來查了一下,才發現早在《一期一會》以前,她已是香港舞臺界的瑰寶,演過無數舞臺劇的她,經過多年歷練,曾8度奪得獎項。

難怪聼過她聲音的人都為之驚艷。我想,為之驚艷的一定包括林一峰。他曾說,香港舞臺劇被邊緣化,其實臥虎藏龍的人,很多。小寳大概是其中的鳳。

初一時和小寳合演過音樂劇的一峰,是怎麽看小寳的?是什麽促使他在二十年后重遇移民加拿大的小寳,毅然邀她參演《一期一會》,決定替她辦音樂會,為她寫歌出唱片?看著當年的初中生長大了,在音樂路上那麽有自己的想法,不知小寳對這場重逢又有何感想?從演少女的角色到不再少女,當中一定穿插種種情緒和感慨。

於是在2007年,有了《林小寶的心歌》,短短5首歌曲,林一峰讓小寶初踏流行樂,讓無緣看舞臺劇的我們都能聽到小寶。2008年,在英文專輯《You Make Me Feel Brand New》,Keith 讓我們聽到了帶點jazz的小寶。隔了三年,終于有《細水長流》,小寶再次翻唱多首經典名曲。一直認爲有些歌有層次和景深,有點經歷的人一唱馬上立體起來,少了缺乏一種韻味,多了有點滄桑,太重的又有點風塵味。小寳屬於剛剛好。

有關林小寳的消息很少,我對她簡直一無所知,所以一直想寫點什麽,隨便什麽的,就好。

2007,一期一會舞臺劇,《漣漪》

2008,英文專輯,《True Colors》

下午茶音乐

出發前,復習一下那裏的音乐,嗯......就来些我喜欢的獨立樂吧。

The Magic Whispers
原來可以這樣,一方面延續著拉丁人的热情,一方面不失清新。她們的歌總像是 --- 姐妹們,下午茶時間到。沒有重口味,不會撐得太飽,即使只有一杯咖啡或茶,已經美好的下午茶時光。忘了誰說的,下午茶特别貴,因爲我們買的不是咖啡和茶,而是慎重地買下生命裏的時間。

Pauline en la Playa
Pauline en la Playa,沙灘上Pauline的意思。 2010年首張專輯叫《Física del Equipaje》,行李的物理觀,单听名字就很哲学,可惜我對西班牙語一竅不通。封面是一支有腳的行李箱,我們都是有腳的行李,帶著一大堆有的沒的,在地球表面奔跑。

Zola
2003年的專輯叫做《Siete Maletas》,七只皮箱。她們的七只皮箱到底裝了些什麽?要到那裏去?打算做些或不做些什麽?我不只知道。當她們把海洋獻給夏天,我已經在海浪聲中,抵達陽光明媚,海灘是生活之最的地方。其實我早已經知道了。

Wednesday, December 7, 2011

有其兄必有其妹的二汶

我想,二汶一定是家裏的開心果。看,有她在身邊,一峰也一副很好玩的樣子。很少看見這樣調皮的一峰,印象中的他都是憂鬱敏感型的,快樂的歌都寫給其他歌手。是不是有熟悉的人在身邊,我們玩得比較瘋?

不談一峰,其實二汶是個有把好聲音的才女,正是有其兄必有其妹呵。

最近坏天氣,該多聼好天氣。

經過哥哥特訓的她,可有成爲史上最強女歌手我不知道,但我每次聼都會想笑。

你手瓜比我腰肢更粗,一出聲我已被你擊倒,其餘女歌手永未能做到。這算是安慰嗎?

Wednesday, November 23, 2011

後來的後來


後來的後來很喜歡聼雷光夏寫給魏如萱的《我們》。一首很美麗很憂傷的歌,保留雷光夏音樂裏一貫謙虛低調而帶點古典的味道。照片由一個波蘭攝影師撐鏡,怪異的手法和專輯很匹配。

後來的後來的我們,可能遇見可能不,如果遇見,我希望在不允許哭泣的場合。或許是這樣。

如萱在唱這首歌時這樣寫:

這個世界上一定有天生很適合當間諜或忍者的人,就是那種長得每次看每次好像都長得不太一樣的臉。左臉和右臉不太一樣,髮型變了又不一樣,衣服顏色不一樣說出來的話和聲音及表情也會不同。

突然很想念芬蘭的同学們。IR說你行動怎麽如此敏捷,伊夫說她有忍者術,黛安說東方人真神秘, D說新髮型很忍者風範,我說你們看太多(或者太少?)日本武士電影了。

我沒有多變的臉,只是,有时,偶爾,有多變的情緒。

Tuesday, November 22, 2011

累了就休息


Luisa說今天不想寫功課怎辦?
我說,那就不要寫,聼首歌,看部電影好了。
累了就別任性,情緒來了就不用太安靜。沒錯,就是這樣。

Tuesday, November 15, 2011

晚安晚安


臨睡前聼這首歌,感覺就像你在MSN上跟我說晚安一樣,心軟了。

來北歐前,你問我什麽時候回家,我說,當你念四年級的時候。當時我想,小孩子多善變,説不定到時就忘記我了。

上周在MSN碰見你,非常欣喜。我們有多久沒說話了?你說了成績學校和同學之間的事。雖然打字有點慢,但可以寫很多了,而且沒有錯字。於是非常欣喜。你突然說,明年開學我就升四年級了,你爲什麽還不回來?我笑,還是很欣喜。然後你很不甘心地說了晚安。

你的世界直接明亮,記性特好,果然不能說說就算。沒有諞你,四年級還沒念完我就回來。

mon chéri, tu me manques, bonne nuit。別要我教你說法文,在法國那段日子,我最厲害的只有bonjour和wala。

晚安,孩子。

Tuesday, November 8, 2011

兩個陳

這這這。。。這也太陳建騏了吧?雖然很喜歡此類清新小品,但暫時還不能習慣它出自陳珊妮。很多主持人看到陳珊妮上節目都怕,都說她是個很難訪的歌手。歌唱選手也怕陳珊妮,都說她直接苛刻。 這樣的陳珊妮怎麽可能如此清新?

記得趙詠華說過,不管是什麽歌,都能唱出它的旋韻,那才是專業。

不得不承認,陳珊妮就能唱出所有的可能性。而且就算再多變的音樂類型,她的風格還是有跡可尋。不管是《華盛頓砍倒櫻桃樹》的indie,《拜金小姐》的詩意,《雙陳記》的龐克電音,或是《I Love You John 》裏大玩文字的諧音遊戲,每一次都讓我大吃一驚,情不自禁地等待她下一張專輯,迫不及待在第一時間聼一聼。

可能很多事情都只是需要一個習慣期。尤其是特別個性,前衛,創作的女歌手,更要多加一些耐心。



Sunday, October 23, 2011

黃玠的門


從《綠色的日子》開始,我就很喜歡黃玠。簡單的歌,帶一點點輕快一點點煩惱。我想,大概是很想很快樂地生活吧,但不知缺少什麽,隱約覺得太憂傷也不行,於是處於剛開始多愁就止于善感的地步。

後來也喜歡他寫給魏如萱的歌,像《門》,娃娃委婉地唱:頭髮很亂加黑眼圈的你也在門後,戴著黑框眼鏡,裝酷的走啊走,嘆口氣就从此不能是朋友。我突然就掉進好捨不得的氣氛,也不知究竟是寫歌的人棒還是唱歌的人太厲害。

《門》裏的木笛聲由黃玠親自吹奏,聼出來了嗎?就是那種小學時候上音樂課的牧童笛,米白色,從洞口發出“嘟嘟嘟”的音色,好讓人懷念喲。總是很迷惑小小樂器如何發出大大聲量。據説,這種木笛最先由比利時列爲小學音樂課教材,後來廣散全世界,成爲小學生必學樂器。原因是8個孔的木笛非常容易掌握,還能讓小學生隨意發揮創作。

這年頭要發張單曲CD都不容易,更何況是歌曲形象不算討好的歌手,很容易變成“一片歌手”。我多怕黃玠從此就樂於躲在幕後,在暗中任人猜測哪首歌出自他家的門。第二張專輯《我的高中同學》成功面世,真心代他高興。


在匆忙的世界我們走自己的路,努力的追逐那其實退步的進步。
路上的風景經過了也就不在乎,我們都該學習什麽是滿足。<黃玠>

Wednesday, October 19, 2011

簡單,所以直接


這一把觸動我的聲音,仍然來自瑞典。Jennie Abrahamson,是個喜歡唱合聲的女歌手,有一把會讓人心痛的聲音。現場的音樂多麽單薄啊,但還是觸動了體内某條神經綫。

當她唱:我該回去屬於我的地方,那個黑暗又寒冷我稱爲家的地方。

當她唱:不你不會想念我,你有太多朋友,不過沒關係,沒關係。

也許簡單,所以直接。

Tuesday, October 18, 2011

原來音樂是一顆球

有些東西一旦碰上就没完没了,而且永遠也摔不掉。

我指的,是北歐音樂這囘事啦。尤其是瑞典獨立音樂。尤其是瑞典女歌手。

想起來心理不平衡,遠為北歐一個小小國家的瑞典,上哪兒找那麽多好聲音?非主流音樂如何在缺乏宣傳手法和管道下揚名海外?Peter Bjorn & John, Lykke Li, Jens Lekman等如何飄揚過海?

獨立音樂,就是所謂的independent music,簡稱Indie,風格清新,獨特創意,有別于一般流行音樂,以低成本製作發行,並且不屬於任何唱片公司。有些歌手甚至傾家,也要自費做自己喜愛的音樂。

我鍾情于獨立樂,因爲它不僅是音樂,還是一种叛逆,一种自由,一種精神。

去年讀過一篇文章,印象深刻,Nancy K. Baym 和Robert Burnett探討的就是瑞典獨立音樂。因爲是獨立樂,沒有唱片公司來宣傳,在海外只得靠粉絲義務地散播。他們不惜花費大量時間,金錢,私人空間,而且全不求回報。通過部落格,面子書,last.fm,iTunes,Youtube等網頁,他們介紹歌手和專輯,提供免費資訊,討論,聚會,建立音樂圈子。這些業餘粉絲,聊起獨立音樂,往往比唱片公司還專業。

受訪者說:他們不過是熱愛獨立音樂,把對的音樂傳到對的人那裏,然後被轉播。就是這樣。當年的我,不也是無意中在某網站碰上北歐音樂,意外點成執著,從此视北歐音樂为使命。原來音樂也是一顆球,自由地滾啊滾。不怕沒人踢,只怕它翻滾不了。感謝數碼科技,以及不計回報的粉絲們滾的球。你們的努力,我看見,同時深受其福。

最早接觸Hello Saferide的時候,很愛她的詞,很隨意的感覺嘛。我们觉得痛,皆因夏天远去。

喜歡Frida Hyvonen的活潑和肆意皆能和平共存。

喜歡Britta Persson認真的聲音無意中會偷偷出軌,帶有神經兮兮的味道。

Sunday, October 9, 2011

有沒有人愛她?



在結婚派對上,抱著木吉他的黄淑惠自嘲地說:我沒什麽代表作,這是唯一,就唱這一首吧。

聼起來好心痛。

曾希望黄淑惠可以紅起來,她有討好外表,輕柔聲綫,可以寫詞譜曲,有強勢的製作班底。如果還缺少些什麽,那只能說是運氣。所以很多人沒留意,田馥甄的《LOVE》就來自黄淑惠。我喜歡原創版,少一份修飾,多一份自己,而且還是唱現場呢。

其實黄淑惠小看自己了,我以前就很喜歡聼她的《想念》和《地圖》。在芬蘭遊學這段日子,更能體會歌裏的那種冷。在異鄉的夜半醒來,刹那閒不知自己身在何處的冷。

但最可怕不是夜半,怕黑可以把燈亮著。張姐曾說,你房裏真夠亮的,賊亮。最可怕的是黃昏,天黑前最後一道光,是最蕭瑟的時分。我的電腦上,還故意留著大馬的時間。MSN上,看著親友一個接一個下綫,最後剩下長長一列淡出的名字,印證歌裏唱的:戴的手錶是你的時間,當我思念你正入眠。

然後我明白了,當初離開地那麽徹底,只因我知道,我懂得回家的路。

Monday, August 29, 2011

一首歌的時間



最近很喜歡聼《晚安》,每次聼我都會想看黑夜裏的星空。

當年的歌唱節目太昂長,我沒有耐心看,我媽厲害,她還可以看重播。我媽常提我,輪到“你的”林宥嘉了,然後我會放下手邊的事,專心聼他唱。一首歌的時間。我總是很高興他選了我愛聼的歌,也很高興看他認真到有點心高氣傲的模樣。然後我跟我媽說,這孩子將來一定很酷。

是一種預言嗎?MV用了大量的黑白色,果斷地告別笑容和色彩。他從堆了桌椅的課室,走進了十點一刻的辦公室,走啊走,穿越了數碼時代,走過大街,走過婚禮,一直走到了葬禮。這首歌一點都不林宥嘉,沒有強調他特有的鼻音,沒有太刻意的迷幻,沒有炫耀歌唱技巧,卻用很簡單淡然的調,用一首歌的時間,走完一生。

酷。

在一首歌的時間,看到很酷的林宥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