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离家出走.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离家出走. Show all posts

Saturday, December 28, 2019

2019 年的远足


多年前在捷克看了一场《 30年后的玛囊 》摄影展,那是一位捷克摄影师Zdenek Michal非常好奇父亲Zdenek Thoma走过的路,于是他带着父亲30年前的照片走进玛囊村,寻找照片里的主角们,在隔了30年拍摄比对的一组照片。

寻找过程没有想象中困难,有些人迁移加德满都,有些长大,有些老靡、有些不在人世。可是,30年后的村子仿佛是“人间多年山中一日”,没多少改变,仍然朴素可爱。

从此对Manang这条徒步路线念念不忘。

没想到8年以后,这个心念终于落实。也没想到,那个多年牵挂的玛囊村没有给我太大的惊喜,我最喜欢的,反而是途中留宿一晚的Gyaru石头村。

进入石头村之前,得穿过一个山头、越过两个湖泊、再攀上长长的山坡。石头村设施简陋,冷风阵阵,非常寒冷。幸好抵达得早,才放下行李稍作休息,雪跟着下来了,整个村子白雾茫茫,屋顶和室外桌椅铺上了一层白雪,连路都看不见。
     
早晨醒来雪已停,才惊喜地发现石头村坐落在山顶上,山坡绿草葱葱,放牧着牛羊,小溪流结成了冰,晶莹剔透,四周雪山围绕着。房子就地取材,以大大小小扁平的石块叠起,高高低低建在险峻的山坡上,楼梯是挖空的树根,是非常传统的藏村。

难怪它被山导Bhim誉为最美的村落。


总算不虚此行。


在村口与老奶奶聊天 ,她说英语单字,但是很亲切
photo by EN Teh

第一次在山里遇上大雪纷飞,冷得不得了

留宿一夜的 Gyaru ,是很喜欢的藏族村 (3670m)

房子就地取材,以扁平的石块叠起,高高低低建在险峻的山坡上

Wednesday, January 24, 2018

谢谢你闯进我的旅途

小孩把手舉起來的那一刻。大嬸回目一笑的那一刻。路人匆匆走過的那一刻。光線突然閃過的那一刻。車子輕輕滑過的那一刻。

如此不經意的瞬間交錯,都是我珍貴的拍壞的好照片。

謝謝你闖進我的旅行,而我成了你的風景。

Havana, Cuba
Trinidad, Cuba
San Pedro
Antigua
Antigua
San Antonio

Monday, January 22, 2018

紙袋风筝





從古巴回來以後,因為時差的關係,身體一直很疲憊,竟花了很長時間去修復時鐘。有些城市拼命地往前走,改變過去。這個城市正相反,它有一隻停了50年的鐘,籌措不前。想必那個城市的時差也調在我身體裡了。

然而,度完假的疲憊畢竟是充實的。有時打開網站看見朋友們貼上假期功課,再翻翻自己的照片,都忍不住會有「怎麼當時不多拍些照片啊!」的感嘆。我特喜歡“好想回去當時“的那種遺憾。也許真的回得去也不見得就真的會多拍幾張。

我心野,沒有耐心,不是專業攝影師,對照片沒有太大的要求,同樣的鏡頭也不耐煩多按幾下(即使多按了到最後選的往往都是第一次按下的瞬間)。所以即使有伴同行,偶爾會暫時離隊,享受暫的落單感,它讓我回想起一個人旅行的滋味。孤獨的滋味。

也許歡歡樂樂,打扮得像一個遊客,到此一遊的度假方式,終究不適合現在的我。年輕時喜歡在自己的土地上假裝遊客,現在這個階段,巴不得在別人的地方也假裝生活一下。我喜歡在陌生的地方躋身人群這種輕度的接触和騷動。

也幸好是這樣,我在小鎮的高處,遇見把塑膠紙袋當風箏遊戲的小孩。有時間和他們說些不著邊際的話,語言不通就比手劃腳。那天沒有雨,風不大,紙袋勉強地掙扎地飛起來片刻,很快又墜下。他們笑嘻嘻地,給我看手中的玩具,快樂地玩耍、追逐。

剎那間我想起早前讀過的詩。詩集是在沒有準備忽然看到買下的。就像遊戲的小孩一樣,也是跡遇的一種。


如遠方一隻紙袋
冒雨的
一千萬種想法
不斷飛翔
卻是不帶著任何期望的


A夢。鯨向海》

Thursday, September 10, 2015

3900米处

依稀有個記憶片斷,一群朋友,三三兩兩,各自佔了一方,誰也不説話那樣訥在那裏等日落。而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弄明白,身前的不是海。

3900米处的斜坡,兩個人緩步走來,然後夕陽瘋狂地染紅遠處的山,云層,土地,我們。

不會再有更瘋狂但溫柔的斜陽。

我跟Y說,我完了,一山風景,我卻喜歡平凡到不行的畫面。所以這些年看起來朋友很多,侃侃而談的卻沒幾個。正像歡聚的記憶片段,看似近,其實遠著呢。






Friday, July 31, 2015

偷來的時光



每每在辦公時間,花了好長的時間、走了好遠的路,去吃一餐,都特別感激。

想是偷來的時光不易。

在陽光四射的加州,和同事開了好長的路,沿著海,一路看見露著肩的衝浪客,開始嫌棄自己身上的衣服累贅,恨不得自己也一身短褲、夾腳拖,轉身就可以叢身入海。

同事說:加州現在衝浪正好。風是涼的,水仍是冷的,沙灘是暖的。

然後我們吃了好長一頓夏威夷傳統料理,只遠遠看著海浪線上的衝浪客,像五線譜上的音符一樣滑落,還是很高興的。

想是偷來的時光不易。特別感激。

Thursday, January 8, 2009

上海的暖秋

短发的我和卷发的Rita和长发飘飘的Helen

上海的出差行程排得满满的。见了许多不可能见到的人,每餐被不同的人约吃饭,吃不同的菜色,真是快乐却伤脑筋的事。

伤脑筋的事,当然是指两天里胖了两公斤这回事。

但是但是,却有许多值得纪念的事。

没想过会见到Greg,51岁的他喜欢咖啡和牛肉,再多5年就退休享福了。我约他吃湖南菜,连我都觉得有点辣的湖南菜,他居然还用碗筷吃得津津有味。

也没想过会碰见Mick。我喜欢他们那组人的直接和坦率。女儿已经11岁的Mick,喜欢搭地铁,耳上还戴着银色耳环,不像一般的老美。老好的他说,别老是工作,快快嫁人。老好的Mick。

当然没想过会见到Arthur,戴眼镜的他是斯文的。曾经说笑,如果我到台湾或他到大马,一定出来喝茶。结果我们居然是在上海见面。

更没想过我在一个月里见了Terry两次,她是在上海工作的台湾人。比我年轻却很会照顾人的Terry,是很爽快很独立的女孩。谢谢Terry的外套,虽然我没有用得着。她怕我不习惯上海的秋,于是带了刚买还没穿过的大衣给我。这一种温暖,如春。

最没想过我会见到Rita。短发的我和卷发的Rita和直发的Helen,三种个性,三个国家,三间公司,三种中文腔调,却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谢谢Helen的雨伞,虽然我也没有用得着。她怕上海下秋雨,特地带着两把伞出门。这一种贴心,我会记在心里。

老朋友Chin Yee,Liang,Alliz,也谢谢你们出来和我吃饭喝茶。在国外碰见老朋友,你们不会明白那是多么亲切的一种感觉。

这一趟到上海,碰上了冷冷的晚秋,我却过得像暖暖的春。

Sunday, November 16, 2008

路过香港


我乘坐香港航空的路途上,吃港式点心,看了很好的一部香港电影《十分钟情》,搭了机场快线,听着林一峰和蓝弈邦。

这样的一天,其实是很香江的。

但我有种很不真实感。在尖沙咀只有短短的120分钟,怎么能算是走过了这个都市?勉强点,算是路过香港吧,我想。


我在弥敦道待了很长的时间,高大茂密的榕树让我舍不得走开,树下有老人坐着看表演,还有菲佣们在野餐。走在榕树下,听着风吹树梢的声音,我甚至忘了在这条商品琳琅满目的街购物。

我是没想过香港也可以很绿色。


九龙公园长廊有条挂满花草的墙,午后的阳光明媚地照着,小孩子们快乐地走过,墙也变得快乐起来。


我走到天星码头的时候,有许多拿着相机的游客。天星码头居然也成为旅游景点了, 但是和1920比起来,它还是一样朴素。我常想,为什么经过这么多的风风雨雨,它还是变不了多少呢?人家是怎么做到的?

想起有关马六甲的遗书,我突然很难过。欧阳珊说那是有关马六甲的笑话。但为什么我还是很难过呢?



方块白砖的墙,小小的柜台,圆圆的小台桌,隔着玻璃的厨房,洗切好的菜,穿着白色衣服的橱子。

这样的小店其实是很熟悉的。在那部电影见过的?我忘了,但它是那样熟悉。有些电影就有这样的能耐,一首歌,一句对白,一个场景,像一个人那样叫让我们记住。

我经过这样的小店,忍不住走进去,点了皮蛋鱼片粥和柠蜜。

路过重庆大厦


阿F,匆匆路过弥敦道时,我居然发现重庆大厦。很普通的灰色楼房,暗绿色招牌,人来人往,要不是等红绿灯时东张西望,我大概不会发现它的存在。

你我都喜欢的《重庆森林》,种种对白画面马上浮现。我呆呆看着,再也忍不住,越过马路,我钻进一个我 “以为是 ”人鼠混杂的大厦。


车水马龙的弥敦道上,除了重庆大厦,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廉价旅馆,它们都比我想象中的重庆大厦还要“重庆”。


记得林青霞追的印度人吗?原来不只是印度人,这里还有随意的背包客,缠着头包的孟加拉人,不知哪个国家的非洲人,当地人,老外,这里有廉价宾馆,各式商店,外汇兌换台,布满油烟的餐馆。

我忽然了解,这不是一个大厦,它是一种生活。


这样的闭路电视镜头,太太太熟悉。不知何故,却让我觉得有种安全感。


我和穿白色T-shirt的巴基斯坦人聊天,他说,住这里四年了,17层高,770个单位,有200多个闭路电视的大厦,每个种族,住在这里也好,路过也好,大家都和平相处。

重庆大厦是杂,但不乱。


长长的白光灯,老旧的风扇,蜘蛛网散布的天花板,白底红字的简单招牌,二楼餐桌,过路人的我没有办法读完。也许有一天我会回来,也许在里面住上一阵子。

阿F,你会不会很惊讶?

Sunday, November 2, 2008

好想念雨天

总会有特别想念雨天的时候。

有人说,旅行和拍照最怕雨天。

其实不是这样的,豪雨让人害怕,但细雨却是温柔的。雨天,可以是不幸,也可以是一种庆幸。我们常常在旅途上遇见不可躲避的雨天,大伙穿着雨衣上路的美好时光,是经过风吹雨打但却淋不湿的记忆。

雨天,会让脚步慢一些,但我们继续旅程的美好心情,始终坚决。


Bako国家公园的入口处,脚下的沙滩像一片泥泞,我们踏着Kampung Adidas,各色的雨衣,垃圾袋,高高耸起的尖帽尾。我们说,来张巫婆登陆地球的精彩照吧。


土耳其的雨天又冷又湿,手死命往雨衣里缩。可是可是,有没有发现,我们都微笑着。

Tuesday, October 7, 2008

拜托先别吃

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样的口号是什么时候在我生活重复成习惯。

但自从扛着相机去旅行以后,同伴多半是摄影爱好者。浩浩荡荡地出发,浩浩荡荡地拍照,浩浩荡荡地吃。 遥遥路途上没有贵餐美食,也没有豪华餐厅。点各式各样的地方特色小吃变成最快乐的游戏,如果点到卖相好味道佳的,就好像中了幸运奖一样开心。

点的食物上桌的时候,大伙会一窝蜂地围在左右拍照。拍的当然是食物。刚开始的时候很纳闷,食物有什么好拍?吃不是比较重要吗?

一次又一次,被训练成动餐之前先做安全检查,确认“没有人要拍照”才吃。

然后训练升级,变成“不用问一定有人要拍照”。

再后来,自己变成吃前先拍照的其中一个。

怎么会这样?

现在想起来,是有点啼笑皆非。肚子都快饿扁了,到手的食物不吃,手还倔强地做相反的事。不拍等于错过,于是冲促间把照片快快拍完了好开餐。就这么敷衍了。

可想而知……我拍的食物照一次都没有好看过。

照片有时会骗人,但更多时候它出卖。


爪哇的早餐 – 看起来炸得很脆咬下去却还是软软的香蕉,上面洒着一条条芝士,甜中带咸。糖是咸的,咖啡也是咸的。餐具上面还用心地绘着Borobudur城堡,仿佛可以随时随地复习古籍的震撼似的。


峇厘的pancake - 峇厘人喜欢花的习性总在食物和餐桌上轻易地透漏出来。感觉上别有用心,吃起来也变得特别美味哩。这样的花情很悉心。

Friday, August 24, 2007

跟着云朵去流浪2


这是一条通往自然村的湖。

蓝色的山谷里有条天梯,可惜你看不到;
云层的梯田可以收割传说中的稻穗,可惜你不知道;
湖水下面还有会跳舞的水草,可惜你不会留意;
湖床底布满大地喜爱的黑色米粥,可惜你闻不到香味;
清早还有天堂鸟飞回巢穴,可惜那时你还没起床。

亲爱的旅客,你早已被城市规化,再也进不了自然村。

这是路标上的注明啊。

跟着云朵去流浪1


风雨不过是让我们了解雨过天晴。
只要勇敢伸出双手,我们都可以抓住前进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