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森食光,2015 》
最近看的電影,大多和吃有關。淡淡小品如《麵包和湯和貓咪好天氣》,比較煽情的有《天皇の料理番》,輕鬆小品有《約飯》《小小食雜鋪》。
當然少不了《小森食光》。喜歡這部小品倒不是因為它的美食,短短兩集的電影當然缺乏漫畫的伸縮空間,可喜的是它回味依然無窮。
曾經有個朋友告訴我,日本和芬蘭在某方面其實是很相似。我不信。以為朋友因思鄉於是在異國環境裡挑一些可以和家鄉扯上關係的事。直到看了《小森食光》。 N年前在芬蘭生活的點滴,突然都“咻咻咻”回來了,歷歷在目。
比如说夏天的市子摘下胡頹子做成果醬;我們在夏天的尾巴邊散步邊收集藍莓,為了保留果鮮度而煮成微酸的果醬,再搭配谷糧麵包和綠茶。
或是市子和朋友悠太一起去養魚場打臨工,老闆請兩人享用鹽烤紅點鮭魚;而我難忘芬蘭朋友從湖里釣的魚獲,簡單鹽烤一下的美味。
秋天的市子會採五葉木通的果實與朋友們分享;而芬蘭人最愛走進森林彎身割下營養成分豐富的蘑菇,然後及時做成帶有樹林味道的蘑菇湯。
也像小森的冬天嚴寒,大雪紛飛,正是天然的冷凍庫,市子和鄰居們會把晾乾的白蘿蔔埋在雪地裡。芬蘭的冬也特別悠長寒冷,我們做了冰箱容量無法負擔的餃子,也會鋪上保鮮紙,就那樣攤放在陽台上裸凍著。
芬蘭這片“沒什麼”的國家,有我這輩子算是獨特的生活片段。大家隨著四季變化而作息,取材自土地森林湖泊。芬蘭因資源昂貴有限,大家不輕易浪費資源。沒有經常上館子的奢侈,不比家鄉的便捷,有時還得花很長時間處理食材和烹調,日常習慣甚至退化到較原始的方式。但是奇怪的是,那些還帶有大自然氣息的食物,醜醜地,也不華麗,卻擁有讓人回味的魔力。親力親為的實在感亦讓人意識到,生活和大自然有那麼地息息相關。
於是給朋友發個短訊 --- 日本和芬蘭在某方面果然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