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新學期還沒開始,看了多部早前想看但沒時間看的電影。我喜歡帶著某种特殊意義的科幻片,這並不多見,當然,誰也不想看到期待驚慄效果的觀衆破口大罵,這種顧慮我懂。
向底片致敬
奇怪的是,有關《Super 8》的好評不是它的驚嚇度,而是很多人看后都說,這部電影喚醒了多年前膠片電影的記憶。
片名super和超能力super power無關,它指的是超8毫米膠片(super-8mm film)。一部科幻片取這樣一個文藝名字,可見兩位科幻片大師Steven Spielberg和JJ Abrams都有向膠片致敬的意思。劇中那群拍短片的青少年,也許就有他們當年的影子。據説,JJ Abrams當初有意以超8相機和膠片完成此片拍攝,可惜超8無法和電腦科技並用才作罷。
上學期上了一些基本課,略能體會這種懷舊情感。因爲成本較低,超8曾是實驗電影愛用的底片,然而在數碼年代,淘汰是遲早的事,沒有剪接的長鏡頭也遲早成爲歷史。反正,現在的觀衆不講究這些,剪接也罷,電腦特效,合成也罷,誇張就好。
我在影片的開始並不知故事背景,但在濃濃的懷舊氣氛下,隱約猜到年份。原來,再微小的細節都能說故事,大師果然是大師呵。
8分鐘的可能性
自從2010年看了《Moon》,我就很衝動地封Duncan Jones為科幻片大師,知道他發新片《Source Code》,一直想看。
電影的開始,Stevens從列車上醒來,發現自己通過一個系統進入他人身體,在不斷重復的8分鐘制止轟炸列車的罪犯。首先吸引我的是Stevens說的一句話:相同的火車,相同的8分鐘,但事情的發生卻不一樣了。
DJ在學校修的不是電影而是哲學,老覺得他企圖在《Moon》和《Source Code》聊聊此類“不一樣”的哲學道理。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由衆多的“不一樣”組成?有人說,人要不停嘗試,不喜歡的話,下次再換回來好了。當然,嘗試是必要的,但不該相信人生可以重來。很多事情是无法 “下次再换回来”的,即使是短短的8分鐘,無數可能之下,也有無法重復的事。
喜歡DJ的原因,包括他能輕易在隱憂裏加上一點振奮人心的希望。也許,身為觀衆,我們還是比較喜歡看到奇跡。
3 comments:
自从你去了芬兰,就没有kaki陪我看电影,同时很少到电影院去了,也错过super 8。
哈哈哈,那等我回來再去看。Moon和Source Code也別錯過。
Moon和Source Code, 就没上映了
Post a Comment